行業資訊

南京:小細節提高濱江風光帶景觀品質

發布日期:2020-6-18 瀏覽次數:2158

 來源:南京日報

 

南京:小細節提高濱江風光帶景觀品質

幕燕濱江風光帶的一級導視系統。

南京:小細節提高濱江風光帶景觀品質

幕燕濱江風光帶。

南京:小細節提高濱江風光帶景觀品質

雨花石造型的文化展示導視。

南京:小細節提高濱江風光帶景觀品質

鼓樓濱江風光帶。


從河西魚嘴公園至燕子磯幕燕風光帶24公里,是主城濱江風光帶的核心區。奔騰的長江、蜿蜒的綠道,沿途點綴著魚嘴公園、綠博園等景點,讓南京濱江展現出山水城林的特色。

  今年5月起,市建委牽頭對濱江風光帶進行提檔升級。目前這項工作已完成,在一些重要節點岸線,標識更加清晰,文化底蘊深厚。南京的濱江,人文、綠色的元素更加凸顯。

  濱江元素、雨花石元素融入導視系統

  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濱江風光帶之前一直存在標識性不夠明確、外圍引路不夠明顯的問題,特別是在揚子江大道上。對外地游客來說,根本不知道對面有一派絕美的濱江風光。此次市建委牽頭,對河西濱江、鼓樓濱江和幕燕濱江三個重點段落進行景觀品質的提升,每個段落制作一級導視系統,體現這個區域的精神風貌。在幕燕濱江風光帶,有許多悠久的歷史傳說,這次也利用標識做了詳細的解讀,展現濱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沿途有些綠道、景觀過于陳舊,此次同步更新完善。通過這一系列舉措,提升濱江岸線景觀,展現各個區域的精神風貌,并展現南京國際化大都市的定位。

  此次各個級別的導視系統由南京藝術學院設計,一級導視系統布點于揚子江大道、江邊路、幕燕路和永濟大道一側重要節點,全線設置8處。一級導視展示主題公園的名稱、性質,在設計造型上用聯通的波紋圖形加上蘊含綠葉的圖形元素,象征濱江風光帶的輪廓線,色彩對應公園的主題變化。二級導視為公園入園導視,分布在各個公園及風光帶的入口處,展示公園或景點內部細節,并有入園須知和禁止行為提示,放置在進入公園或景點后最醒目的位置。三級導視為功能導視,沿江漫步道的一側合理布置功能導視,除了展示名稱,還闡明了沿線主要設施、景點名稱和主要節點的方位導向。

  濱江沿線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比如河西的棉花堤曾經是一個老渡口,幕燕的五馬渡廣場有著五馬渡江的傳說。此次改造提升采用雨花石造型的展示牌來解讀這些歷史故事,簡約的金屬材質、線面結合的立體構筑,塑造出山、水、石交相輝映的景觀。

  河西、鼓樓、幕燕三段各有特色

  由于河西、鼓樓和幕燕三段各有特色,在打造時也根據這三段的不同特點來設計。比如河西段跨越魚嘴濕地公園、國際青年文化公園和綠博園三大河西濱江公園,約8.8公里。河西濱江風光帶之前也有多套標識體系,可以滿足基本的功能需要;但是各個公園標識自成一體,且同一公園內部也有多套體系,風格多樣缺乏整體面貌,沒有統一的濱江風光帶標識系統;在外圍,缺乏從道路向濱江風光帶腹地的引導性形象導視,加上部分現有導視牌已陳舊,表面剝蝕,難以起到指示作用。

  在河西段,設計定位是國際化、文化底蘊和富有活力。設計構思是以象征江水、綠植的圖形元素把風光帶的幾個公園主題串聯,形成一個既統一又有變化的形象。河西段沿著揚子江大道在魚嘴濕地公園1號門和3號門、揚子江大道與河西大街交叉口三處地方設置了一級導視,這樣在外圍道路上就能很清晰地了解到濱江的位置。

  在公園內部,主要是整合已有資源,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提升。記者在綠博園里看到,不少樹池、坐凳煥然一新。河西段的棉花堤路綠道、長江記憶景觀,都是文化展示的內容,訴說著江岸久遠的歷史。在長江記憶景觀處,用水位柱的形式記錄南京段歷史水位變化,并用雨花石造型宣傳牌展示南京市各級政府在不同歷史時期開展的抗洪救災、搶險護岸等歷史事件,讓游人了解長江歷史文化。

  鼓樓濱江的一級形象導視位于下關電廠碼頭民國首都電廠舊址公園東南門。鼓樓濱江分老下關歷史文化主題區、江豚觀測濱江生態主題區和河西新城時尚主題區三段,總體是在長江大橋南堡望江亭區域、江邊路背水面綠地景觀、防洪大堤堤頂綠地、鐵路輪渡棧橋舊址廣場、下關歷史陳列館西側、樹人學校西側、有恒驛站北側分別做了綠化景觀提升。

  幕燕濱江風光帶今年春天打造了櫻花觀賞區,一度成為朋友圈的“網紅”。這里在燕子磯公園后門和五馬渡廣場分別做了一級導視系統,幕燕濱江風光帶最大的特色是做了五處文化導視:化龍麗地、一葦濕地、幕府登高、古三臺洞和永濟江流。沿江邊漫步,可以慢慢品味這些歷史典故,比如永濟江流是幕燕濱江風貌區東北部的重要門戶,傳說清朝乾隆皇帝曾來此尋生父,并留下數處御題石碑,在永濟寺內俯視壯闊的長江時,豪情頓生,因此這處地方被命名為“永濟江流”。一葦濕地則來源于一葦渡江的傳說:梁武帝派人追趕達摩,達摩遂在江邊折了一根蘆葦投入江中,蘆葦化作一葉扁舟,達摩飄然過江。

 

  近年來我市圍繞貫通和綠化景觀提升,對濱江風光帶片區持續展開整治,濱江岸線越來越受青睞,成為市民親水、休閑的好去處。

相關文章

·RTK在市政園林審計中的應用
·Shift事務所提出超級當地化的微型市場暢想,應對新冠病
·中式坡屋頂:現代手法營造的山水寫意美景
·25城明確對個人違規投放垃圾處罰 最高罰款1000元
·建筑大師貝聿銘創造出波斯灣上的一顆城市明珠
·[工程施工] 駁岸與護坡施工
·西寧景觀最美的道路 四大亮點
·安徽切實加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 6月全部開工
·6種·高差處理方式
·科技創新是綠化行業發展的靈魂

aAⅤ观看网站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