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習近平在寧夏考察多次強調生態保護
來源:新華社
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寧夏考察。這是6月8日下午,習近平在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看望移民搬遷群眾,向村民們揮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寧夏考察。這是6月9日下午,習近平在銀川市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同正在勞作的村民親切交談。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寧夏考察時強調,要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全國“兩會”工作部署,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優先穩就業保民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
夏日炎炎,塞上江南天高云淡,草木蔥蘢。6月8日至10日,習近平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潤兒、自治區政府主席咸輝陪同下,先后來到吳忠、銀川等地,深入農村、社區、防洪工程、農業產業園區等,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民族團結進步進行調研。
習近平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他來到黃河吳忠濱河大道古城灣砌護段,沿岸邊步道,察看黃河生態治理保護狀況,聽取黃河寧夏段生態保護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設情況匯報。習近平指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賴以生存發展的寶貴資源。自古以來,黃河水滋養著寧夏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今天仍在造福寧夏各族人民。寧夏要有大局觀念和責任擔當,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呵護黃河,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明確黃河保護紅線底線,統籌推進堤防建設、河道整治、灘區治理、生態修復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在黃河水滋養下,寧夏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塞上江南”之稱。9日下午,習近平來到銀川市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聽取寧夏現代農業發展、農業合作社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運營模式等情況匯報,觀看寧夏特色農產品展示,了解稻漁種養業融合發展的創新做法。習近平登上觀景塔,俯瞰園區全貌。微風輕拂,秧苗搖曳,一派生機勃勃。他沿著田埂走進稻田,同正在勞作的村民們親切交談。村民們告訴總書記,現在有土地流轉費、勞務費,還有年底分紅,收入提高了,也有保障了。正值放魚時節,習近平舀起魚苗、蟹苗,放進田邊水渠。習近平強調,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和文化旅游業,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農民主體地位,把保障農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長效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鄉親們持續獲益。要注意解決好稻水矛盾,采用節水技術,積極發展節水型、高附加值的種養業,保護好黃河水資源。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穩步向好,要繼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快恢復社會生產生活正常秩序。
習近平對賀蘭山生態環境保護十分關心。在銀川市西夏區源石酒莊葡萄種植基地,他遠眺巍巍賀蘭山,聽取賀蘭山生態保護和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匯報。習近平指出,賀蘭山是我國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線和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維系著西北至黃淮地區氣候分布和生態格局,守護著西北、華北生態安全。要加強頂層設計,狠抓責任落實,強化監督檢查,堅決保護好賀蘭山生態。
在葡萄種植園,習近平同正在作業的工人和技術人員交流,了解葡萄種植技術、產品銷路和收入情況。賀蘭山東麓日照充足、灌溉便利,適合種植釀酒葡萄。習近平強調,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葡萄酒產業大有前景。寧夏要把發展葡萄酒產業同加強黃河灘區治理、加強生態恢復結合起來,提高技術水平,增加文化內涵,加強宣傳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綜合效益。
習近平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抓好生態環境保護。要把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作為重中之重,實施河道和灘區綜合治理工程,統籌推進兩岸堤防、河道控導、灘區治理,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治理,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