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動態
銀縷梅、精雕牌樓盡顯徽州風韻 安徽省副省長周喜安踏勘安徽園
2019年3月25日,距離北京世園會開幕越來越近,安徽省副省長周喜安率省林業局等相關參展布展單位負責人一行,在踏勘過程中詳細了解了展園建設情況。目前,占地3000平方米的安徽展園已初具規模。有植物界“大熊貓”美譽、此次僅展示一株的銀縷梅目前已運抵就位,不日將于會期與游客見面;高達9.5米的牌坊業已完工,獨具特色、徽韻十足;還有200多種安徽特有植物將陸續運抵,與來訪者共享屬于安徽園的魅力。
世園會安徽園主體 一到安徽園入口處,我們就被高9.5米的徽州牌坊吸引了。據設計師介紹:本次安徽園入口的牌坊是沿襲明代典型的建筑工藝制作,具體表現為:三尖、四柱、七樓?;罩莸牡窨坍a生于宋元,興盛于明清,明代時期,徽雕已近趨成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高超的技藝也需要好的石料承載。據悉,這塊牌坊的原料是一塊上千噸的整石,由20幾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純手工雕刻而成的。上面的紋飾也是由能工巧匠專門手工雕刻,展現了徽派經典技法——高浮雕:分兩層雕刻,上面雕刻“雙鹿獻瑞”,下面雕刻“雙龍戲珠”及“鳳戲牡丹”,再加上匾額上題字“國泰民安”,是當地居民文化思想與生活理念的真實寫照。 世園會安徽園牌坊 在展園的很多石柱和木柱上,我們看到了象征開放與歡迎的開口微笑的獅子形象,惟妙惟肖。設計師介紹,“倒掛金獅”的形象是以安徽特有獅子為原型,再依據徽派雕刻特色精心雕刻而成的。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獅子是威武的象征,古代時一般放在官府門口。而在徽派建筑及雕刻工藝中,獅子倒掛則表示謙虛。此次在展園中加入這部分設計,也是為了深層次體現徽州人寬厚兼容、謙遜和善的品格。 “無宅不雕花”是徽派建筑帶給世人的另一特點。本次世園會期間,游客還可以在安徽展園領略到諸多徽派雕刻的經典場景,其中包含:穆桂英掛帥、福祿壽三星高照、郭子儀進壽、狀元及第等徽州人喜愛的經典故事與人物。清磚門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一步一景、一景一韻的安徽展園在勾勒、鑿坯、修光、打磨的雕刻中,將古雅、簡潔、富麗于一身的徽派建筑特色展現得淋漓盡致。 安徽園徽派雕刻 除了雕刻藝術,安徽的園藝花卉也獨具魅力。安徽園設計團隊總負責人王引院長向我們介紹,目前安徽展園內種有植物300余種,其中有200多種是安徽特有的植物,都是從當地直接運送過來的,為的就是保證那份純正“徽味”。 在王院長的引見下,我們依次結識了安徽展園的明星植物:植物界“大熊貓”銀縷梅和“兩榆,三菊”。據悉,銀縷梅早在6700萬年前的白堊紀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經歷了物種進化的全部過程,至今仍按照祖先的方法生存:開花卻沒有花瓣。銀縷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它的葉子在每年深秋掉落前會變成鮮紅色或金黃色。和常見落葉樹種不同,它的變色更為“純粹”,往往是一整樹都是鮮紅的或金黃的,很少出現黃色、紅色、紫紅色雜糅的現象,因此帶來的視覺效果更為震撼。展園中的她雖然獨秀于林,置身角落,但卻深藏著值得令人深思的生命態度。目前,銀縷梅已先后被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極度瀕危物種”。 銀縷梅 和外表低調的銀縷梅相比,“兩榆,三菊”顯得格外醒目。兩榆分別是喬木中的瑯琊榆和醉翁榆;三菊則是貢菊、雛菊和博菊,作為展園的藥用園藝格外引人注目。 此外,安徽展園還為游客提供了兩個網紅打卡點。首先是入園后,位于左前方的半廊小廣場。從這里望去可以看到一汪清池、一個徽派建筑還有遠處的水口園林,可以說是拍攝水口園林全貌的絕佳地點了。其次就是“假山瀑布”,展園內的房屋結構天然形成了一個拍照的絕佳畫框。站在“房屋畫框”下,不僅能感受依山傍水的徽州人家,還能看到瀑布直下的壯美景觀。 安徽園假山瀑布 雕刻、花卉、山水、人家,獨具特色的徽州人群落而居,不僅為世人留下眾多藝術風光,也留下了許多生活智慧。湯顯祖曾發表過這樣的感慨,“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罩萑瞬粌H愛美工,也善歌舞。東晉時,新安歌舞就已蜚聲海內。 此次世園會,安徽展園就準備了精彩紛呈的動態文化藝術表演。園內的戲臺區是依照安徽古戲臺搭建而成,將會上演《天仙配》等經典黃梅戲劇目。同時,展園入口的牌坊前還設置了被稱為“東方芭蕾”的花鼓燈表演,能讓游客在欣賞園藝之美、建筑之韻的同時感受安徽生活文化的靈動,讓千年黃梅在世園會煥發新活力。 世園會安徽園內戲臺 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慮。漫步2019世園會安徽展園,游人可以觀賞到“徽派三雕”的出神入化、“銀縷梅“遺世獨立的風采、安徽園藝的美與韻。更可貴的是,徽州人真實的生活場景和文化風貌也鑲嵌其中。它如同一顆顆純粹的明珠,散落在展園的細致之處,時刻閃耀著古色古香的徽派醇美,如同千年以前的徽州人,深深扎根故土、彼此凝聚,用強勁的文化生命力創造自己的美麗家園。 3月25日下午,安徽省副省長周喜安率省林業局等相關參展布展單位負責人一行,赴北京世園會安徽室外展園指導參展布展工作,在踏勘過程中詳細了解了展園建設情況。 周喜安副省長在安徽室外展園指導參展布展工作 周喜安副省長對安徽展園前期建設布展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就下步參展布展工作過程中植物栽植、景觀營造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北京世園局副局長王春城、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高士武及世園局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踏勘。 周喜安副省長就下步參展布展工作提出建議 北京世園會 安徽展園簡介 一提起安徽,人們腦海中大抵會有這樣一幅畫面:青山綠水中懷繞著古村落,粉墻、黛瓦、馬頭墻點綴其中,裊裊炊煙依稀可見,仿佛天人合一的意境。2019北京世園會安徽園,將向世界展現一個這樣的皖南徽州古村落畫卷。 在安徽園中部,水系環繞著古村落意境的建筑小品,東西兩側是山野景觀,西北側是微地形和喬木林,營造出村落背依青山的意境,園中種植著安徽特色植物,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現安徽園的徽風古韻。整個園區由水口園林區、村落文化及生活園藝展示區、田野園藝區三部分組成,以蜿蜒的水系及徽州特色的青石板游覽路串聯成有機交織的整體。 從建設方面講,安徽園以自然生態材料為主,收集利用皖南村莊廢舊的建筑材料、鋪裝材料和生活小品,如舊磚瓦、舊石板、舊石盆等,同時在建筑、小品、水系、灌溉、亮化等方面注重利用新材料、新技術。